淘宝入驻小程序 微信凭什么让阿里屈服?
淘宝入驻小程序 微信凭什么让阿里屈服?
转载网络:侵删
要想明白阿里此番为何要舍得放下自尊和面子,我们就得先搞明白天猫淘宝和微信小程序有什么区别?
简单讲,与微信小程序相比,天猫和淘宝更像一个公开的购物广场。
例如当你在购物广场里开店选址,苹果店旁边的旺铺很贵,四五楼的角落柜台便宜。但是要是租了哪个犄角旮旯,同时把钱花在公交车上去打广告,打得好也会有很多人进了商场直奔四五楼的角落来找你。
天猫和淘宝的机制也是如此,你可以买天猫首页的广告位,也可以在抖音、快手、微博、淘宝直播这些新媒体平台上做营销,把流量导到自己的天猫店里面,来完成销售的闭环。
也就是说,天猫店的销量,反映的是一个品牌的营销成果。
而微信小程序呢?则是彻底去中心化的。
曾经有客户问孔二老师,哪里能买到小程序的用户呢?自己开的小程序但没流量怎么破?
孔二老师的回答很直男:买不来,就算能花钱买也别买。
因为只要你花钱买用户,没多久一定会后悔到作呕——微信小程序的用户很善忘,今天打开小程序,第二天就忘了。换言之,在小程序里面做用户增长是没有抓手的。
那么,顾客的购买行为什么时候会发生在小程序里呢?——更多是发生在社交过程当中。
小程序里发生的购买,更多的是用户把你的小程序分享给朋友,分享到群里、朋友圈里。这件事你是没有办法花钱做的。
这就是小程序和天猫两个线上渠道的区别——微信小程序是社交的结果。这也就是同样作为营销结果的京东,就算傍上微信的大腿,依然收效甚微。
厘清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恍然为什么是“特价版”的淘宝要委身下嫁。
这背后的逻辑跟拼多多的逆袭如出一辙。
在淘宝看来,特价模式将能有效的撬动社交链条,同样,唯有凭借强大的社交链条才能让特价模式有的放矢。这不得不说经过几年的明枪暗箭,阿里已经真正的认真起来,将势不可挡的拼多多视为了接下来的对手。
想必阿里内部为此也曾争论不休,但种种不得已也显而易见。与其以后向拼多多下跪,不如现在向微信作揖。
谁又会跟钱过不去呢。
说完这些俗事,孔二老师想借机聊一下自身的商业主张,或者说,当下及未来商业游戏究竟该怎么玩?
现实很残酷,未来更残酷,无论是对手还是队友,当下握紧彼此的双手恐怕才是的出路。
之前企业们喜欢谈合作策略和竞争策略,如今,不仅是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所交合的新物种,更需要理念上的深度交融——竞合策略。
即与竞争对手的合作策略。
在未来,我们会面对越来越庞大的项目,或者项目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到那个时候,一个公司或者一个,没办法靠一己之力迎接挑战,和竞争对手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不止是阿里与腾讯,就连互相瞧着不顺眼但又干不掉对方的苹果和谷歌也早在2020年撒了一把狗粮。
当时苹果和谷歌公司宣布要联手推出一项技术来追踪新冠肺炎的密切接触者,一旦一个人被发现感染了新冠肺炎,这项技术就可以通过调取这位用户的位置信息,再通过蓝牙筛出和他有关的密切接触者,然后实现隔离。
再比如在手机市场上,三星一度是苹果的竞争对手,双方为了干死对方都使出了吃奶的劲。而且,之前三星和苹果还有一场牵涉数十亿美元的侵权诉讼官司要打。三星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和苹果合作,那为什么还要这样打自己脸呢?
因为商业社会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如果三星为了一时之气贸然和苹果斩断联系,反而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我们知道,三星不仅是世界的手机制造商之一,也是的手机元件供应商之一,它为数代苹果手机都提供过元件。
一旦三星拒绝向苹果提供屏幕的话,苹果就可能转向别的供应商,比如为谷歌供货的LG、为华为供货的BOE,这些供应商如果接到苹果的订单之后,实力必然暴增,反过会对三星在屏幕市场的造成巨大压力。
而合作之后,苹果为三星屏幕贡献了超过30%的收入,利润高达50亿美元。而且,这也为双方进一步合作铺平了道路,苹果还从三星那里购买了闪存芯片、电池、陶瓷元件和电路板等产品。